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核地研院)原二机部北京第三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3月18日,是一所以铀矿地质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是国家核地质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单位、国防科工骨干科研院所。在铀资源勘查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领域,建有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国际技术联合中心和3个中核集团重点实验室,肩负着筑牢我国核工业产业链“一头一尾”关键链条的重任,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核地研院依托人才与技术优势,成立月球样品分析检测实验室,聚焦嫦娥五号月球样品裂变聚变核能元素研究,通过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在十四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方圆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直径不到普通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通过国际矿物学会新矿物分类及命名委员会确证为一种新矿物。2022年中秋佳节前夕,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召开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命名为“嫦娥石”,向全世界传播中国式浪漫。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中国是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据悉,核地研院创建至今共主导和参与发现了27种新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