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概况
中铝集团在海外开发中,坚持以“三个善待”(善待资源、善待资源所在国、善待原住民),根植社区,推行本地化经营,推动文化融合,造福当地社会和民众,实现企业与资源国、社区民众三方共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铝力量”。
案例详情
中铝秘鲁矿业特罗莫克项目、中铝几内亚博法项目是中铝集团在海外开发和运营的两大项目,中铝集团从可持续角度出发,在中铝秘鲁矿业特罗莫克项目、中铝几内亚博法项目所在地开展社区和员工为重点的技能培训,优先雇佣当地人员,全力提升员工技能。
责任行动
针对秘鲁、几内亚项目所在地原住民劳动力技能普遍不高的实际,中铝集团通过推行本地化经营、开展专业化培训,提高项目所在地居民技术能力和生活水平,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改善原住民生活,并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中铝力量”。
一、根植社区,推行本地化经营
中铝集团在海外项目开发中,始终坚持根植社区,推行本地化经营,实现企业与当地社区的共同发展。
中铝秘鲁矿业特罗莫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截至2022年10月,企业在册员工共1500余名,本地化员工达到98%。与企业运营关联的承包商在矿山直接影响社区雇佣人员达800余名。
中铝几内亚博法项目深入周边社区,对当地居民进行介绍中铝集团文化和规章制度,帮助他们克服语言、文化隔阂,并优先录用接受过培训的当地人,截至2023年3月有634人几方员工,其中周边社区员工占比达90%以上。
二、关注员工,开展专业化培训
为帮助员工提升专业能力,中铝几内亚落实开展几方新入职员工上岗前培训、在岗员工技能培训及社区居民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化培训。2022年企业内部培训占比80%,外部培训及社区培训占比20%。一是通过“中文+技能”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在有色人才中心和山东滨州职院协助下,组织几方员工参与线上远程授课学习,重点推进了汉语和汽修2个专项培训。二是加强一线员工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了几方矿卡司机、中方采矿机司机、安全知识培训、内部规章制度宣贯学习、入职前培训等,共培训约3200人次。三是开展社区员工转岗培训。对社区招聘的无技能员工,有针对性地开展转岗技能培训,充裕紧缺的技能岗位,同时也契合几政府和当地法律法规对当地员工技能提升的要求,2022年累计培训转岗社区员工20余人。四是开展社区培训,与当地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培训协议,组织第一批35名博法社区青年开展驾驶技能和焊接技能等培训,提升社区居民就业技能和就业范围,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和肯定。
三、人文关怀,提升员工幸福感
关注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提升员工归属感及满意度。中铝秘鲁矿业是秘鲁第一家对生产人员开展腰椎疾病预防性治疗和跟进的矿山。企业持续跟踪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现场心理支持和治疗服务,修建和优化了现场更衣室、住宿、餐饮、娱乐等生产和生活设施;制定了面向员工直系家属的奖学金计划。中铝几内亚自项目建设起就制订了“彼此尊重,相互理解,遵纪守法,公平正义”的中几融合方针,在近年来大幅增加几方员工收入的同时,又将几方员工直系亲属医疗纳入福利范围,并每月为几方员工发放大米、奶昔等福利品,极大提升了几方员工幸福感。
责任成效
中铝秘鲁矿业在2022年秘鲁矿业大会上,荣获“秘鲁卓越采矿奖”。
几内亚博法项目2021年全面实现达产达标达效,累计交纳各种税费8000多万美元,为支持几内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今日头条》《国资报告》等全国20余家一流媒体多次对项目进行报道,被几内亚政府誉为“生产组织最稳、发展速度最快、文化融合最好”的矿山企业,2022年荣获第13届几内亚及西非最佳企业Top50之“最佳社会责任矿企”。
几方员工Sidigen是博法附近村民,经过中铝几内亚中方员工3个月手把手的培训,他不仅掌握了矿卡驾驶技能,成为矿卡驾驶员,而且因为个人能力突出、管理能力强,被提拔为班组长。“难以置信,我以前连工作都没有,也没有任何技能,现在我居然会驾驶大型卡车以及装载机等设备,还当上了班组长,我能变这样,我的朋友们一定也能。”Sidigen期待着村里的朋友能跟自己一起,在中铝几内亚企业工作。2022年当地工会组织罢工活动,几方员工不仅没有参加,还加班加点全力支持企业正常生活。
心怀“国之大者”
中铝集团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国家有所需,中铝有所为”的理念,中铝集团生产的高精尖铝材广泛运用于“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天宫”系列目标飞行器、“天问”探测器、国产民机等众多国家重点项目,为推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让“中铝智造”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熠熠生辉,成为大国制造的底气所在。
案例掠影

中铝几内亚农业培训基地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