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日前谈到:“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衰退到依赖中国。我们的制造业还没有升级,但制造业者却已开始撤离。”苗圩形象地将全球工业制造能力划分为四大梯队,并将我国定位在第三梯队——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
与坊间对中国制造的盲目自信泾渭分明,通过苗圩富于自省的观点,我们更应深入思考如何弥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上尚存的鸿沟,并在现有工业物质文明基础上,励精图治,完善工业制度文化、弘扬工业精神文化,构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工业生态。这条通往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并不平坦,尚需数代国人的不辍努力,弘扬工业文化,铸民族工业之魂,把握自信与自省的辩证关系,通过数十年努力,完成向工业强国的飞跃。
▲徐工集团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图片由徐工集团提供)
将目光转向汽车工业。在车企举办的工厂观摩活动中,我们不乏看到呈现工业物质文明成果的工业4.0生产线。工业物质文明是成果及表向特征,从车企引入的如瑞士ABB、德国KUKA生产线,反而说明这些居于苗圩所言第二梯队的发达国家,在工业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的全面领先优势。我国机械工业自主开发的工业4.0制造生产线,尚难言以与之竞争!
▲
ABB
为上汽集团提供的第一个大型自动化涂装项目(图片转自A
BB
官网)
德国博世集团、加拿大麦格纳集团更是深入到汽车产业链的大部分环节。即便自主车企自诩旗下发布车型为民族之光,也无法做到全面的国产化。没有博世与麦格纳制造的顶尖零部件,即便正向自研的燃油主机具有国际领先优势,也没有可能成其为一台在国际舞台上溢彩绽放的明星产品。
再看汽车产业链中的轮胎产品。中国是全球轮胎制造业大国,但绝非强国。拿出成绩单,亮眼的只是出货量和较低的单位利润。放眼全球,无论F1赛事、WRC赛事、达喀尔拉力赛、巴哈1000越野赛事还是我国举办的环塔赛事,各大车队技术团队为赛车搭配的多为诸如拥有近160年历史的意大利倍耐力轮胎、拥有134年历史的英国邓禄普轮胎、拥有132年历史的美国固特异轮胎、拥有131年历史的法国米其林轮胎和近90年历史的日本普利司通轮胎。
▲F1赛车轮胎
我国规模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中策集团成立至今已有62年历史,出货量高达5000万条每年。但必须看到,我国尚缺拥有顶级性能的国产轮胎产品,虽然自主产品耐磨性能表现优异,但在面向乘用车市场的轮胎静音性能和湿地制动性能上,与国际著名品牌差距甚远。各国顶尖轮胎制造商仍在不辍地进行新产品开发,国产轮胎生产企业要走的路还很远。
北京越野车多次在环塔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北汽集团一直视为骄傲并通过媒介广泛传播。我们则必须清醒看到,这辆造价在400万人民币以上的环塔比赛用车,在车型核心零部件上与北京越野车的工业生产线并没有什么关系。

▲北京野世家车队夺得2019环塔冠军(图片转自北京汽车越野世家)
北汽集团国产化的那台源自瑞典萨博的2.3T电喷主机技术并不先进,硬实力也无法满足越野拉力赛的强度。赛车配装的则是一台排量高达5.0L的V8引擎,拥有370匹马力和600牛∙米的强大扭矩。发动机舱是车队的机密,我们无法知晓这台引擎的出处,但显然,我们难以在国产主机厂的研发历史里追溯到这样一台神机。
北京越野世家车队的比赛用车,由车队与比利时Overdrive公司联手打造。北京越野车BAIC与BJ40l只具有象征意义,或者说只是车身壳子。车手克里斯蒂安足下这台车,实际上是在日本丰田海拉克斯皮卡平台上研发,由比利时团队调用全球高端零部件进行改装的车型。
越野和拉力赛事车迷将日本丰田海拉克斯奉若神明,大家对丰田越野车、皮卡推崇备至。而民族企业却只能称为通过赛事和对车队赞助,进行对应型号量产汽车工业品的营销,属于工业文化中的传播范畴。而BJ40l赛车与BJ40l量产车完全是两台车,在工业物质文化的呈现上差距巨大。
▲北京越野车在环塔拉力赛(图片转自北京汽车越野世家)
很显然,苗圩部长所言“我国居于第三梯队”,恰如其分地表述了现阶段我国工业物质文化的水平!实现工业物质文化发展的飞跃,提高生产力水平以及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终极目标,都离不开工业精神文化的柔性支撑。让我们首先思考的,正我国工业发展的工业自信。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经济师王新哲谈到我国工业发展的“四个自信”时提到,进一步坚定新中国工业发展的道路自信,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力量;进一步坚定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理论自信,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进一步坚定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制度自信,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战略定力;进一步坚定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文化自信,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经济师王新哲
车企需要进行工业自信的深刻学习与思考,在这条前无古人的正确道路上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以伦比的优越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工业精神,展览展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从而坚定了全社会对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信心,并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们知晓,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基于中国国情、世界工业化趋势和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对中国现代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反馈到企业的日常生产工作中、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中、对外营销传播中,也需要深刻贯彻工业自省,摒弃浮夸,走一条实事求是、理性发展的康庄大道!
在新中国、新时代这个历史赋予的绝佳时刻,我国汽车制造业需将工业自信融入发展中的造血体系,以自省的态度充分认识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中国工业精神的强力感召和驱动下,立志并践行理性和坚实的工业发展道路,缩短与发达国家工业之间的差距乃至在一定时期后反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事业,做出被历史所铭记的贡献!
文章作者:张渤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汽车工业文化”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010-6820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