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近期致经销商的信中谈到:“长城未来不打价格战,将转由品牌战。长城汽车未来将追求市场销售的合理数量,并不断提振品牌价值,由此夯实企业盈利。”长城汽车旗下的哈弗品牌销量,在我国SUV车型中居首,可谓家喻户晓。魏建军在疫情这个产销空窗期谈及“品牌战”,显然是将长城汽车的发展放到了全球沃土!
从现象洞悉本质,汽车企业家魏建军阐述的“品牌战”,是在核心层面上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精神指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进行深刻学习。民族汽车工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这个大舞台上从做大继而做强,亟需对品牌的工业文化软实力进行反复论证,抓住核心优势传播到全球消费者;亟需将工业精神融入品牌血脉,只有建设均衡、协调发展的工业文化体系,才会在未来读到如“中国制造长城汽车瓜分欧洲品牌市场份额”这样让盎格鲁∙撒克逊人、高卢人、日耳曼人、拉丁人、斯拉夫人、高加索人惊叹的新闻。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两位领导同志,均反复撰文阐述民族工业打造品牌的重大意义。李毅中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出版首期《工业文化》刊物,发表《追求卓越品质,创建优秀品牌,迈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一文,首先强调了高品质、名品牌应成为“中国制造”的标识这一重大战略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一行到长城汽车参观考察
毋庸置疑,中国工业、民族汽车工业的品牌建设必然基于工业文化!时下,全球装备工业智能制造风向明显,我国长城汽车生产线装配的工业机器人或与德国保时捷并无二致。虽然在工业制造硬实力方面,与德、日车企早已不存在沟壑,但反馈到终端车型之间的价值差异则巨大。曾几何时,长城汽车的产品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其较高的性价比,魏建军提到不搞价格战而搞品牌战,显然是意识到降价抢市场份额已成昨日云烟。走向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是打造从消费者信赖到消费者信仰的汽车品牌。
▲长城汽车生产线上的ABB工业机器人
自主车企乐于向坊间宣传,自家车型基于先进的工业4.0生产线打造。这个特征只是对应了工业文化体系中的“工业物质文化”。笔者在1996年就职于我国首家合资车企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也是现在北京奔驰的前身,简称BJC。我在BJC发动机分厂工作五年,所操控的是当时全国最先进的,来自克莱斯勒装备制造体系的德国数控机床。BJC的工业装备制造体系无疑大大领先于时代,那个时段尚没有吉利、奇瑞、比亚迪、荣威等品牌,但由BJC打造的切诺基品牌,却在二十一世纪初无奈走向衰落,让人唏嘘不已。还是这条生产线上的劳动者,我的同事转到亦庄的北京奔驰后,对两个品牌之间发展差异感同身受。可见,先进的制造设备只是必要条件之一,与品牌的广阔发展空间不能画上等号。
▲海马汽车第三工厂装备300台工业机器人
奔驰的品牌优势太过于明显,归纳起来看:一是德国奔驰在工业文化中的工业精神文化领域,在全球居于绝对领先地位。例如奔驰悠久的历史、数不清的工业遗产、奔驰在世界博览会上的异彩、奔驰优质的广告宣传和品牌营销活动,均是占据消费者心目中C位的亮点;二是奔驰的工业制度文化完善,在规章制度方面做到严谨规范,这个信赖感从发达国家消费者传导到富裕起来的中国消费者。可以说,工业物质文化、工业精神文化和工业制度文化几方面协力,造就了世界第一汽车品牌——德国梅赛德斯∙奔驰汽车。
▲德国奔驰汽车品牌Logo演变
魏建军领导的长城汽车及系列品牌想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成为弄潮儿,仅仅依靠工业物质文化这个必要条件,并不足以支撑创立“世界名牌汽车”的宏伟蓝图。我们认为,长城汽车切实需要动用一切有益的方式方法,首先大力进行工业文化中的工业精神建设。只有当企业全员意识到,将以“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诚信精神”“创新精神”“劳模精神”等工业精神,贯彻到从工业制造到工业品牌传播的全链条,而不仅仅作为其岗位职责之时,才能凭借多年努力,勾勒出一幅被全球用户认同,充盈长城汽车精神的画像,也是为品牌化构建迈出的坚实脚步。
▲长城汽车早期制造的迪尔皮卡
工业文化、工业精神是上层建筑,对创建优秀品牌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民族汽车工业领军人物魏建军的“品牌战”观点,亦可以读到民族汽车品牌的觉醒。只有打造出优质品牌、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才能获得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发展方向,任重而道远!
文章作者:张勃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汽车工业文化”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010-6820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