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创意 > 正文

汽车工业文化: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奇点

发布时间:2020-03-13 文章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1863年,中华民族现代工业体系的奇点——上海洋炮局诞生。

江苏巡抚李鸿章授命英国人马格里和中国官员刘佐禹在上海松江城外一所庙宇中(据松江本地学者考据认为是龙门寺)创办洋炮局,始称松江洋炮局,又称上海洋炮局、上海炸弹局、松江军械所、松江炮局、马格里局等。1863年2月,李鸿章致信其师曾国藩云:“税项以供常胜军五万,镇江饷三万,军火制造二万,洋兵开销又数万。”可见,此时即已兴起军火制造,1863年6月(同治二年)正式投产。另据学者考据,上海洋炮局亦有1862年成立一讲,亦有认为是正式投产前的筹备及试产期。

一年后,上海洋炮局后迁至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同治四年(1865年),由苏州迁赴南京,在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扫帚巷东首西天寺的废墟上兴建厂房,开办金陵机器制造局,后更名为金陵兵工厂。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门克鲁森式架退炮、加提林轮回枪、第一挺仿马克沁机关枪。

二十载后的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了世上第一台汽车。在同胞戴姆勒开发出四轮汽车之后,这台由内燃机驱动轮子、载人滚动的机器,推动了历史洪流的巨变,不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并成就了二十世纪的光荣和梦想!上海洋炮局传承者在大半个世纪后逐步从枪炮机械制造,向内燃机及军车制造等领域发展。

抗战爆发后,上海兵工厂金陵分厂战略大转移,终在1937年扎根山城重庆。解放前的第21兵工厂至解放后定名为国营长安机器厂。江北“彻夜灯火通明、机声隆隆”,长安厂为抗战前线源源不断地制造武器装备,续写上海洋炮局光荣的历史使命。同期,尚有另一支兵工署炮兵技术研究处,亦西迁到在重庆嘉陵江边,定名为国营江陵机器厂。

百多年斗转星移,虽物是人非,但精神永存!1995年,国营长安机器厂与国营江陵机器厂合并为长安公司,致力于大力发展民用汽车工业。长安造车的历史可追溯自1951年起进行军车生产。1957年以美国威利斯M38A1为原型,打造了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台吉普车长江牌46型。

1959年,二十辆长江46型吉普车从朝天门码头装船运向北京,作为受检方队领车队参加国庆10周年阅兵仪式。长江46型至1963年停产,共生产1390辆吉普车,后经上级指示,将技术及图纸转给北京汽车制造厂。

长安汽车的发动机制造厂仍沿用“江陵”之名,老厂区如今变成了洋炮局1862文创园。这块区域规划用地323亩,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这里将打造为重庆创新型旅游地标,定义为中国最具兵工特色的主题旅游目的地。北滨路上江陵旧厂区,记载了中华民族装备工业的不朽奋斗历史。

长安集团的历史中蘸满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壮志。从战争年代的鲜血,到和平年代的开拓,源于信仰、长于执着、炼于勤勉。当铅华洗色,浮云消隐,了然可见年少凌云志。一百多个年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步,继往开来的中国工业,志得气盈,好风常吟!

 

回眸从上海松江洋炮局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的百多年历史,我们看到了一条中华民族工业体系破茧而生,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迎来高速发展时代到来的景象。成长道路或步履为艰,但工业文化、工业精神必薪火相传。

《汽车工业文化》将聚焦我国汽车工业领域,发掘工业文化对中国汽车产业柔性支撑的典范案例,陆续报道中国汽车产业的稳步发展,为树立中国制造国际形象奉献力量!


文章作者:张勃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汽车工业文化”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010-6820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