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主题为“展望中美新篇章”的2019耶鲁中美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近六百名中外嘉宾欢聚一堂,共同展望中美关系的新未来。
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以纯集团副董事长蓝岸、微贷网副总裁、首席战略官汪鹏飞,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耶鲁大学电气工程学和应用物理学讲席教授马佐平分别围绕中国特色工业文化、时尚分享的品牌主张、互联网+汽车金融、大国工程、中国科技等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孙星在发言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制造业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世界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和工业文化中心构成了世界工业的重心,其中,制造中心代表着强大的产品制造能力,科技中心代表着科技创新能力,工业文化中心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管理方法、思想文化以及规则制定、秩序维护的能力。自18世纪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工业重心由欧洲转移到北美,再逐步向东亚转移。表面上看这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能力强弱转换的结果。
孙星表示,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富民之源,工业是物质财富最主要的创造部门。今天的社会,工业技术和产品遍布在世界每个角落,也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生产不仅自身会产生许多文化现象,而且会深刻影响甚至主导我们这个社会的文化发展,这也正是工业文化的重要性所在。工业文化一个重要特点是就普适性,它是工业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在当今工业化国家中均能找到其踪迹,且差异不大。
耶鲁中美论坛由北美中国留学生于2011年创立。今年是中美建交四十周年,耶鲁中美论坛第一次走进中国,邀请思想领袖们就科技前沿、医疗创新、商业金融和文化教育四大话题展开建设性对话。在这样一场高水平的探讨和辩论中,传播工业文化的声音和力量,有助于增强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促进国际关系向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