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告公示 > 正文

2023全国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在蓉落幕

发布时间:2023-09-21 文章来源:

9月20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2023全国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在蓉圆满落幕,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携手多个元宇宙产业重点发展城市,重磅发布《十大工业元宇宙创新城市白皮书(2023)》专题研究报告、“元宇宙生态共建”倡议》《工业元宇宙典型案例》报告、《成都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案例集》及《成都元宇宙场景建设机会清单》等多项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宁、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廖先德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次峰会以“数实相融元启未来”为主题,设置主旨演讲、成果发布、圆桌论坛、自由对接、城市闭门交流会等环节,旨在进一步探索元宇宙发展态势,促进政、产、学、研各界紧密合作;以产业集聚、城市联动等为切口,推动元宇宙生态建设,树立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名片”。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宁在致辞中指出,元宇宙是多种新技术应用的集成体和创新型交互空间,未来,如何使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何使元宇宙应用成本大幅度降低以便大范围推广,是摆在产学研各界朋友面前的共同课题。中心作为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的发起单位,一手连接工业体系,一手连接工业元宇宙生态,将持续关注元宇宙与工业的结合,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共识,推动工业元宇宙赋能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廖先德在致辞中表示,当下的四川制造业体系全、场景多、市场大,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是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具备发展元宇宙产业的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将锚定制造强省建设目标,以数实融合为导向,以应用场景为切口,持续加码厚植元宇宙产业茁壮发展的良田沃土,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元宇宙谷”。

院士领衔,共话元宇宙产业“数实融合”新路径

峰会中,在元宇宙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卓越的学术造诣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以《元宇宙的接口——“虚拟现实”产业和显示技术趋势》为题,围绕元宇宙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等话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元宇宙产业目前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硬件、软件、内容和应用等均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应用场景不明确。各地应重视产业创新生态建设,依托各自实力和资源,共同促进虚拟现实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内容场景颠覆式创新,以实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峰会上,多位龙头企业代表针对元宇宙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分享了自己在元宇宙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商业模式探索。他们强调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市场拓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行业合作、促进创新创业的建议。美的集团美云智数CTO侯宝存《工业元宇宙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主题演讲分享美的在企业数字化、灯塔数字工厂、产业集群等领域典型实践案例以及创新应用成果。他认为,工业元宇宙是虚实共生、综合集成的新型工业数字空间工业经济载体工业元宇宙加速形成虚实互动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将变革未来产品与服务的交付形态,重构数字工业发展新生态。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在《拥抱AI时代,打造成都自进化城市智能体》主题演讲中表示,目前凭借“1+1+N”的自进化智能体实践框架,云天励飞已经将AI技术向智慧安防、智慧交通、科技防疫、城市治理等方面赋能,积极探索更多有利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创新性AI产品和方案,助力成都自进化城市智能体建设

组群建圈,多地城市携手构建元宇宙产业发展“共同体”

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秘书长柯斌在峰会上作《十大工业元宇宙创新城市白皮书(2023)》研究报告,他认为,元宇宙产业的发展相当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各地城市政府部门的组织动员和支持力度,以及各地出台的政策与当地资源禀赋的契合度。该报告从权威角度深入分析了元宇宙产业十大新兴城市的发展现状、各自特征和产业优势,即将发布的该白皮书将为元宇宙下一步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本次峰会由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副秘书长蓝婷主持。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副秘书长王斌代表组织与多地联盟、协会、机构、企业的代表共同发起《元宇宙生态共建倡议》。《倡议》呼吁:共同开发元宇宙场景,大力开展“元宇宙+”应用场景创新孵化;共同开展标准研制,推进工业元宇宙团体标准的应用;共同搭建元宇宙技术创新平台,集中力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共同开展元宇宙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培养,合作建设产教实训中心;推动全国经济圈和区域城市协同创新,积极构建相关城市、企业和行业协会常态化沟通机制。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元宇宙专家委员会主任龚才春分享了《工业元宇宙典型案例》报告。该《案例》由专家团队经深入技术、场景分析后编撰,收录了在工业元宇宙领域的众多典型案例和标杆应用,旨在全景展示全国各地在元宇宙产业领域的生动探索与实践,通过成果的分享和经验的传递,促进更多创新应用的孕育与落地。

成都市相关部门分享了《成都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案例集》并发布了《2023年元宇宙场景建设机会清单》。《案例集》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动作捕捉、3D渲染、虚拟仿真等元宇宙底层技术在成都工业、文旅、消费、城市治理、会展、教育等八大应用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共汇集了60余个典型案例;《机会清单》整合了成都元宇宙场景建设的供给清单和需求清单,共发布71条供需信息,包括政府需求信息12条,政府供给信息6条,企业协作信息9条,企业能力信息44条,释放元宇宙产业投资机遇超1.8亿元。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这份清单将为元宇宙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提供指导和支持,实现了元宇宙项目、场景、技术、需求的高效对接。

群贤论道,共绘元宇宙赋能实体经济新篇章

据了解,本次峰会还邀请到南昌大学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主任、教授李潭,复旦大学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副主任、元宇宙与虚实交互联合研究院院长赵星,中兴通讯XR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周琴芬,联想新视界首席技术官田日辉,腾讯数字孪生运营总监朱晖,中铁工服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苏叶茂,青葵智造董事长陈南江共同参加以“以虚强实:共话元宇宙产业融合创新”为题的圆桌论坛。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纷纷分享了自己在元宇宙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共同探讨了元宇宙技术如何赋能实体经济,研判了元宇宙发展趋势,针对元宇宙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路径,形成了一系列有益的讨论和建议。他们一致认为,元宇宙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他们呼吁政府加大对元宇宙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合作,加大对元宇宙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元宇宙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当天上午的重点城市元宇宙发展闭门研讨会中,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还携手多个全国元宇宙产业发展重点城市的政产学研代表,共同分享了产业生态建设经验,探讨了应用场景落地,共话了区域协同机制。与会代表们认为,元宇宙技术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更高效、精准的工具和手段,促进信息共享和决策智能化,他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元宇宙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数字经济新跨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政策密集发布 四川成都抢占元宇宙产业战略制高点

元宇宙作为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于一身的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正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成为产业发展布局重点。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通过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等举措,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到2025年,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

为抢抓元宇宙产业赛道发展先机,引导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成都市相继发布涉及元宇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计划、措施和行动计划。

今年8月15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四川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9月12日,正式出台《四川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建成一批元宇宙领域国内一流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在工业、文旅、教育、城市发展等领域打造200个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建成若干个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引育15家元宇宙核心赛道链主企业,150家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3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元宇宙谷”。

“作为继上海、河南、浙江后的第四个省级元宇宙专项政策。与其他省市政策相比,四川元宇宙专项政策的重点放在了聚焦元宇宙核心产业支撑,塑造工业元宇宙新引擎方面。之后也将重点加强对核心技术创新和研发、市场交流、商业应用和拓展、人才培养和引进、融资等环节的政策扶持,积极组建元宇宙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不断做强做大,为元宇宙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川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主动把握元宇宙产业发展机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去年12月,成都出台《成都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开展六大行动、建设九大元宇宙+应用场景、2个元宇宙产业发展集聚区,引进培育10家“链主企业”,培育100家细分赛道核心企业、推出100个以上融合赋能的创新应用场景,力争2025年,成都元宇宙产业体系初具雏形,元宇宙相关产业达1500亿元。

今年6月,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再次发布《2023年成都市元宇宙场景建设工作计划》,加速加码元宇宙产业布局,提出成都市今年将重点推进元文旅、元工业、元消费、元蓉城四大领域35个场景建设项目,围绕元宇宙相关技术、产品在工业、消费、文旅、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应用,成都将打造一批融合赋能的创新应用场景,推出一批元宇宙场景标杆,初步构建城市元宇宙场景体系。并提出力争到2023年底,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发展元宇宙有基础、有潜力、有保障,在工作计划的背后,是元宇宙产业与成都城市发展的加速共振。接下来,我们还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支持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未来成都的元宇宙沃土,将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据了解,成都已在元宇宙相关产业发展、企业培育、技术储备、基础设施构建等方面积累了良好的基础资源。从产业规模看,成都数字经济核心产值超2500亿元,文创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从技术储备看,成都在元宇宙需要的区块链、显示技术、高端软件等核心领域全国领先,如新型显示产业排名居全国第4、高端软件产业居全国第5;从基础设施看,成都率先布局元宇宙软硬件支撑体系,实现5G独立组网(SA组网)规模部署,累计建成5G基站超5.6万个,超算中心算力进入全球前十。

此外,紧跟元宇宙发展趋势,成都还构建了交子大道元宇宙中心,打造全新多元化科技、文化、潮流生活消费场景矩阵;布局成立了元宇宙产业联盟、成都元宇宙研究中心、成都元宇宙科创联盟、四川天府新区元宇宙产业协会等组织,依托本土智库、协会、联盟的力量,积极引导企业探索元宇宙新技术、新应用和新业态,推动成果落地转化,为成都元宇宙产业发展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