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要闻 > 正文

“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引领成都工业提质升级”——成都市推进工业文化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座谈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7-06-19 文章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2017615日,成都市经信委、成都市两化融合企业联盟联合举办了“成都市推进工业文化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座谈会”。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成都企业联合会,以及四川易诚智讯、海瑞克、水井坊、航天科工投资基金、中国船级社、嘉兰图等11家企业参加了座谈。

这次座谈会是国内城市首次举办的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座谈会。座谈会的主题围绕贯彻落实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对发展天府文化的要求,落实工信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传承历史文化,对标现代文明,进一步促进成都工业文化发展,助推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孙星副主任重点就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什么是工业文化,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参会企业围绕工匠精神、创新开放、质量品牌、工业遗产、工业设计和企业家精神等进行了充分交流。

大家认为,推进工业文化发展是实现中国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选择,是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是成都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自我要求。

中国工业化进程已经走到了需要以文化发展促进工业升级的时候。工业文化发展和积淀决定着工业的前途。中国工业产品需要更多的文化定价权。成都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应该保护和挖掘利用工业遗产,同时,对接现代工业文明,让文化力量为工业发展提供柔性支撑。希望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研究、推动成都工业文化发展。

成都,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孕育积淀出思想开明、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质。

成都,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伴随国家“一五”、“二五”工业建设以及 “三线建设”,一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在蓉兴建投产,成为当时国家重要的军事工业生产基地、世界第四大光学材料生产基地和全国四大电子工业生产基地之一,加之古蜀文化、三国文化,成都拥有大量的工业文明遗址和遗产,可谓工业文化底蕴深厚。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推进工业文化发展既是中国工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成都城市发展的要求,能够促进成都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就是要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凝聚创新、专注、质量、品牌、诚信的工业文化共识,强化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塑造成都工业新形象,提升成都工业竞争力;

今天的座谈,使成都市工信系统上下进一步认识到发展工业文化的重要性,凝聚了共识,还要进一步形成推进工业文化发展、以文化发展促进工业发展的合力,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持续努力。下一步,将以新发展理念凝聚工业精神、引领工业文化建设方向,开展工业文化基础研究,梳理和挖掘工业遗产、工业旅游、工业设计以及专业人才等资源,建立工业文化资源库,同时,加强工业文化宣传,加强协同推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好行业组织作用,整合好各类资源,培育好工业文化产业,营造共同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与会企业也就会议主题分别发表了看法:

航天科工投资基金管理(成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少峰:工业文化是一种精神。中国航天精神就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形成了航天文化。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四川分公司总经理杨春来:一个地区应该高度重视质量、品牌、诚信、协作,推进区域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将决定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水平。希望推进工业旅游,让下一代更多地了解工业文化。

海瑞克(成都)隧道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白锟:对专注、创新很有感触,德国企业工匠精神的一个表现就是专注,专注在其产业领域,努力做得更好。专注精神是创新的基础。真正的创新,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和畅通沟通渠道。希望政府多宣传中小企业,营造崇尚劳动、崇尚技能、崇尚创造、崇尚专注的社会大环境。

四川易诚智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占梦来:我们企业每年在创新上都有较大投入。我们结合市场需求,加强与高校合作,创新为我们带来了每年100%以上的增长。

成都埃森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琳:工业文化来自工业发展,也推动工业发展。我们坚持创新理念,走专业化、专一化发展道路,做专做强,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

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传播部经理 王成兵:水井坊生产酿造工艺传承了600多年,生产持续不断,凝结着深厚的工业文化。水井坊是时间和历史沉淀的好产品,我们建了水井坊博物馆,希望能列入国家工业遗产。

成都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胥静:工业产品需要颜值,需要内外兼修。工业设计体现了产品颜值、产品系统、用户体验、品牌形象、企业文化。

成都三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劲松:用户对产品品质的体验,影响着用户信任和品牌形象。工业文化发展需要政府推动,营造大环境。我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好员工培训、激励机制设计,倡导工匠精神,建设创新型企业。

四川中科智慧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 焦永刚:我们是智能制造企业,能与德国企业在市场上竞争。企业发展需要有创新精神,需要工业文化精神。希望加强工业文化的普及教育。

成都市两化融合企业联盟秘书长付勇涛:我们愿意为推进成都工业文化发展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希望加强与各类企业的联系,在创新、质量、品牌、诚信、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发挥积极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电视台、《成都工业与企业家》杂志、《产城》杂志、“成都工业和信息化”官微等媒体参加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