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要闻 > 正文

“2016中国工业文化高峰论坛系列报道”之十:塑行业文化 建石化强国——对行业文化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赵俊贵

发布时间:2016-12-28 文章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塑行业文化 建石化强国——对行业文化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

 

感谢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我不是行业文化的专家,但是我非常乐意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我个人的工作感受,跟大家交流一下对行业文化的认识。当前我们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到强国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成立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召开工业文化高峰论坛,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我也非常乐意跟大家分享我们对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更愿意理解成文化也是我们一个产业、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灵魂。我们经常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技术、装备、研发、产量上进行比较,但这差距的背后,我个人感觉更是工业文明、行业文化积累的深度和厚度的差距。

以化工行业为例,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化学工业总量跃居世界第一,生产了世界上大约25%左右的化学品,但是我们的产能是粗放发展的,只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化工50强,民营化工企业无一进入世界财富500强。一方面大量的产能出现了过剩。另一方面,没有一家化工企业进入世界创新企业100强。我们大概还有40%到50%的化学品需要进口,我们自己做不出来,尤其是高端化学品已成为我们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突出暴露了我国化学工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积累不足的矛盾。

又如石油,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但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原油价格的大起大落无论对石油产业还对消费者都是巨大的伤害,都是弊大于利。所以我非常赞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参加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与努力。但只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也希望国家更加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民间外交的灵活与专业优势,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不同角色传播中国的理念,参与国际经济问题讨论,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一批与中国产业地位相称的国际一流行业组织,提升中国工业行业的软实力。恰恰在这方面我们重视和投入的都很不够,也可以说是我们作为制造大国的一个短板。

在品牌建设方面,中国石化行业只有两家企业进入世界品牌100强,并且安全环保问题突出,绿色发展成为短板,没有好的绿色发展理念是进不去的,这反映出我们品牌建设的问题也是非常突出。总的来说,三十年来我们的产业做大了,但缺少国际品牌,我们企业强了,但缺少国际竞争力,我们的行业协会多了,但缺少国际市场话语权。可持续健康发展应该成为石化工业的精神追求,一种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的追求。

我们这个行业确实到了文化超越的时候,超越物质的追求才是从大到伟大到强的起点,石化工业发展到今天,我们实现了量的提升,由大变强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追求从物质技术到行业文化的全面提升,否则其他方面我们也走不远。

我读过一本日本三菱化学前董事长写的书,书名叫《舒适化学》,在书中他写到,企业赚钱就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应该不仅想到公司,也要想到个人、社会、民族、国家、地球以及所有的一切,并脚踏实地的走出下一步。

前几天在网上也看到一段对曾经中国服装首富周成建的采访,他辞去董事长职务以后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他说,中国传统品牌传统产业发展到今天积淀和积累还是非常弱的,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瑞典,对产业的精神,对民族品牌的精神都值得中国人,特别是周成建认真学习,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从品牌价值上追求,只要我们思考、提炼、挖掘,只有这样做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性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增值增量的贡献和服务。这是经历成功与失败考验以后一个成熟企业家的思考,因为他看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化工业作为能源、基础原材料产业为人类物质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具有有毒有害、高温高压高排放、易燃易爆易污染的特点,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要物质技术方法之一。人类只有进入了矿物时代,进入煤炭、石油时代才真正摆脱了农业社会靠土地产出维持生存的境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有了化肥农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有了化纤,才解决了人类的穿衣问题。有专家说过,人类财富的50%以上来自于相关化学工业的创造,对这样的工业,我们只有不断的赋予石化工业新的文化内涵和新的文明特质,才能趋利避害,让石化工业更好的造福人民。这是石化工业发展到今天应该有的精神内涵。

有专家推测,如果世界所有人都像日本人那样生活需要2.3个地球,像美国人一样生活需要5.7个地球,这是不可持续的。任正非说过,世界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唯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就是文化。

在我们推动中国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该向世界贡献我们的价值观和新的文明理念。就是要可持续发展,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石化行业的具体体现。可持续必须要创新和开放,健康就必须协调、绿色和共享。

一是要通过创新发展持续积累创新要素,不断为世界石化工业向前发展,注入中国技术文明。这个非常重要,以前我们都是模仿为主,把技术引进来,我们自己再消化吸收,不可能受到人家的真正尊重,也不可能变为制造强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要素技术贡献。中国人很聪明,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世界石化技术史上会留下更多的印记。

二是要通过开放发展,积极参与世界石化产业竞争与合作,广泛吸收世界石化工业的一切先进成果,不断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创新体系、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体制与制度的优势,不断为世界石化工业向前发展,注入中国模式元素,贡献制度文明。

三是要通过协调发展,重视石化工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环境、社会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与关切,不懈追求精益制造的工艺精神。要建立相关信息公开与沟通机制,提高涉及公共利益项目决策的透明度,努力与社会、城市、社区协调发展,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贡献协商民主的文化文明。  

四是要通过绿色发展,高度重视石化工业自身的安全环保问题,以法律为底线,以政府和社会他律为基础,以行业和企业自律为根本,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石化工业绿色发展道路,为世界石化工业贡献生态文明。

信仰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我们现在强调监管的很多,但是很少强调行业的自律和企业的自律,只有我们把绿色发展、安全环保真正作为我们每个人生命底线的时候,我们的安全环保才能真正改观,光靠外在的监管是不够的,要重视安全文化和安全自觉的培育与训练。

五是要通过共享发展,以化学造福世界人民为己任,克服短期利益行为,妥善处理利益分配关系,充分尊重人的尊严与权力,遵守职业道德底线,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贡献道德文明。

最后,我想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会议上的讲话总结我的发言,当前中国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人民不仅将为人类贡献发展模式、发展道路,也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的成果奉献给世界。我也希望中国石化工业由大变强的过程就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工业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的过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