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大赛主题为“以竹代塑 · 低碳生活”,大赛每年成届制在兴文县举办,旨在引进高校智慧为高校师生们搭建一个展现创造力的舞台,希冀通过竹日用品的创新设计,积极推动“以竹代塑”发展,引领中国竹日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创新竹日用品之都”!
一、大赛定位
兴文县打造“全球创新竹日用品之都”科技支撑;酒店、餐饮行业“以竹代塑”产品研发平台;竹日用品企业发展助力。
二、大赛主题
(一)以竹代塑。竹子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和负氧离子、水土保持等方面优于树木,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最有力的武器;竹子拥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性价比,是塑料制品的最佳替代品。
(二)低碳生活。竹制品目前已经有上万种,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竹子的众多优势让人们对“低碳生活”的憧憬变成现实!
三、大赛命题
以竹或竹衍生材料为主要材料(原竹、竹片、竹篾、竹丝、普竹、重竹、竹浆、竹原纤维等)设计以下四大类产品:
1.酒店和餐饮易耗消费品
2.酒店和餐饮用品
3.文旅文创产品
4.家居日用品
四、参与方式
(一)公开征集。面向全国高校或教育机构公开征集方案;可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加,鼓励跨专业合作参赛;每个参赛选手(小组)可提报多个不同品类的设计方案;方案征集完毕进行初评,产生30名“入围奖”;30个“入围奖”方案经过优化打样,进入最终评审;
(二)定向邀请。邀请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黄山学院、燕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十家全国工业设计知名高校参赛;每家高校经内部评审后,提报两个设计方案代表高校参赛,直接获得“打样奖”,共20名;20个“打样奖”方案经过优化打样,进入最终评审;
五、大赛时间安排
1.大赛启动。2022年7月28日;
2.方案公开征集和种子队定向邀请。2022年8-10月
3.报名征集截止。2022年11月15日;
4.方案公开征集截止。2022年11月30日;
5.召开初评会,评选并发布30个“入围奖”作品;种子队提交作品,发布20个“打样奖”作品。2022年12月15日前;
6. “入围奖”和“打样奖”作品设计方案完善、工艺深化和实物打样。2023年3月15日前;
7.召开评审会,举办颁奖典礼和品鉴会。2023年4月。
六、评审标准
1.原创性。非抄袭、模仿的方案设计。
2.切题性。充分体现竹材料特性、将竹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
3.创意美观性。提倡创新理念,立意新颖、定位准确、融时尚、情感、消费于一体,不落俗套,符合时代审美要求。
4.设计完整性。较高的设计感,传达完整的设计意图,具备阐释其思想内涵的完整度。
5.创新性。设计、功能及材料的融合,鼓励作品设计大胆创新,鼓励不同材料的融合。
6.可实现性。具备批量生产的可实施性,并具有延展开发的市场空间,能适用现有加工工艺和手段,需考虑到产品的制作成本和价格定位等因素。
七、参赛规则
1.参赛者同意并遵守本大赛通知的内容及大赛规则,违反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大赛组委会对大赛规则拥有最终解释权。
2.大赛组织方拥有参赛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其它版权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发行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权等,设计方具有署名权。
3.所有参赛者需确保自己所提交的作品为原创且未参加过其他竞赛。
八、获奖者服务
1.知识产权服务。大赛获奖者将获得组委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2.奖金、奖状。大赛获奖者将获得大赛奖状及相应奖金奖励;
3.获奖作品打样服务。对入围奖、打样奖作品提供中试、工艺深化、打样等支持,组委会负责对接生产厂家实现技术转化;
4.获奖作品获得官方宣传推广、额外奖励。兴文县将运用“兴文竹品”立体营销网络,努力实现参赛作品的市场转化,对销售优异的作品提供额外奖励。
九、大赛奖项设置(税前)
总奖金达39万元
一等奖2组,奖金80000元/组;
二等奖5组,奖金30000元/组;
三等奖8组,奖金10000元/组;
十、参赛报名
(一)2022年11月15日前,参赛报名(面向公开征集)
1.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参赛报名表,填写后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cxzryp@163.com。

2.报名截止日期:2022年11月15日,报名成功后将得到一个注册号,由大赛组委会最晚于2022年11月18日23:59(北京时间)前通过短信或者电子邮件形式告知参赛者。
(二)2022年11月30日前,方案提交(面向公开征集)
1.方案格式要求。设计方案排布于一张横向A3图版上(高297mm,宽420mm),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设计图内容包含且不限于整体彩色效果图、局部效果图、三维透视图,有详细的标注尺寸,标注材料工艺及设计说明。图版中不得出现任何透露作者、指导教师及所属学校的内容。文件命名方式为“组委会发送的注册号.jpg”,如:002.jpg。
2.方案提交截止日期。 2022年11月30日
3.方案提交邮箱。 cxzryp@163.com
十一、大赛组委会联系人
张女士:18805825098(电话/微信)
莫女士:18268220595(电话/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