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主办的“中国当代工业文化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就中国当代工业文化现状反思与发展前瞻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此次研讨会的目的,一方面是推动中国工业文化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建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做前期准备工作。

北航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姚小玲副院长、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罗民主任和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中心分管领导崔唯航教授分别发表致辞,对工信部与北航联合培育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寄予厚望。
罗民主任指出,工业的发展不仅要靠硬实力的提升,同时还要靠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多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但致力于推进中国工业产业的发展、国家信息化建设、重大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而且高度重视文化在工业强国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今年9月20日,工信部召开了首届中国工业文化高峰论坛,发表了中国工业文化发展北京倡议,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工业文化的研究,既需要坚持国家的战略规划导向,又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实践和理论优势。由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和北航联合培育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将专注于工业与文化有机融合,并为国家制定工业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参照。
专家研讨环节,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孙星副主任从国家政策导向的层面,就工业文化的概念与理论体系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阐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郭湛则从文化哲学的层面,分析了工业文化的程序与取向,厘清了工业文化的研究重点。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朱红文教授从实际操作层面,探讨了工业文化各个形态的发展过程及如何在正确处理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中发展工业文化。北航人文学院王娜副教授从国际交流的层面,详实介绍了欧洲典型工业国家利用工业博物馆发展工业文化的情况,针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具体的思路。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副教授万林艳在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初步勾画了北航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未来工作的“三步走”规划。
会议最后,北航思想政治理论学院赵义良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