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文明的集大成者,纵揽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经济繁荣总是与文化兴起相辅相承。自有工业以来,工业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工业发展的水平。无论是工业本身,还是工业发展方式,还是为人们提供的产品和价值,都是人类智慧、人文精神、价值追求等文化内涵集聚物化的结果。正基于此,实现我们的工业强国梦想,离不开对文明的研究和探索,离不开对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就是我们研究、弘扬、发展工业文化的意义所在。
工业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和支脉,是民族文化在工业领域的集中体现和繁衍。研究工业文化,同样需要植根于民族文化去探索。离开了民族文化的工业文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精神追求、价值理念、道德范式和大众认同等,无论你怎么去定义,都无法囊括其全部,这恐怕就是它的魅力所在。但它一定是恢弘的、开放的、包容的、创新的、发展进步的、无处不在的,体现在时时刻刻、渗透在方方面面,牵引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犹如坛子里的老酒,历久弥新、香气四溢,无论你喝与不喝,它就在那里,感染着你、熏陶着你,为你的思维和行为烙上深深的印记;它不仅化人,也催生文明和进步,创造价值、创造生产力、优化组合着生产关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是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那么,当文化遇上了工业,文化便以它强大的精神活力影响着工业及其发展;工业便因有灵魂的注入而十分的生动,充分实现它的价值,超越它的价值而存在,更好地为人类生活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当前,我们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25,集众人之智成中国制造之大业,就是要塑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动力,合力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既是工业的担当,又是工业的使命,更蕴含着我们的价值追求,工业文化不应缺席。文化的力量,是最持久、最顽强发挥作用的力量。工业和经济领域的较量,最终体现的也是文化的较量。有什么样的精神、有什么样的理念、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业品质。实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同样需要先进的工业文化去支撑,这也是推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因应方式和内在逻辑,必须挖掘、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以此引领工业精神,提升工业发展的品质,重构中国制造新形象、新内涵。而先进工业文化的基因、要素在哪里,尤其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归纳、创新内涵、延续优势,增强工业文化的生命和活力,为工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特别高兴的是,工业文化中心的组建,为我们研究、传承和弘扬先进的中国工业文化提供了舞台、创造了条件。目前,中心的“三定”规定已正式印发,7个方面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工业文化领域发展战略和重大问题研究,协助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划、法规和行业标准;承担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和文化创意等行业管理的支撑保障工作;开展工业文化遗产及工业发展历史的相关工作;构建工业文化相关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工业创新、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工作;开展工业文化、工业文明和工业精神的宣传推广、对外交流等,并拟通过这些方面服务机关政府、服务行业领域、服务企业基层、服务社会发展。这就是我们的职能和使命,字数有限,包含丰富、舞台宽广、责任重大,需要中心履职尽责服务,更需要各位领导、专家、宾朋和方方面面的鼎力推进,我们大家一起携手并进,以先进的工业文化为着力,共同唱响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的协奏曲。我们相信,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有我们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有部党组的正确领导,有机关各司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帮助,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在工业文化这个宽广的舞台上,唱好主角、当好配角,为先进中国工业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